“维特效应”指1774年德国大文豪歌德发表了一部小说,名叫《少年维特之烦恼》,该小说讲的是一个青年失恋而自杀的故事。小说发表后,造成极大的轰动,不但使歌德名声在欧洲大噪,而且在整个欧洲引发了模仿维特自杀的风潮,“维特效应”因此得名。 菲利普斯的理论叫做【维特效应】【WertherEffect】即自杀模仿现象。所谓「维特效应」指的是两百年前德国大文豪歌德发表了一部小说,名叫《少年维特之烦恼》,该小说有着异常强烈的时代精神,它所提出的问题带有时代的普遍启蒙意义。对于维特的精神和性格,诸位定将产生钦慕与爱怜;对于他的命运维特效应,诸位都不免一洒自己的同情泪。小说发表后,造成极大的轰动,不但使歌德名声在欧洲大噪,而且在整个欧洲引发了模仿维特自杀的风潮,为此,好几个国家将《少年维特之烦恼》列为禁书。“维特效应”,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就像情绪上的“流感”。媒体对自杀新闻的大肆渲染对于一些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人具有强大的暗示、诱导性。比较典型的例子是,2003年4月1日,张国荣自杀事件发生后,媒体的报道连篇累牍、大肆渲染。结果从当天深夜到第二天凌晨9小时内,全香港有6名男女跳楼自杀,其中5人不治,当月香港共有131宗自杀身亡个案,较3月份增加32%。有几名死者留下遗书,清楚写明其自杀与张国荣轻生有关。 在中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至少有100万人自杀未遂。自2000年以来,每年10万人中有22.2人自杀,每2分钟就有1人自杀、8人自杀未遂。可以说,如果每一起自杀都要报道的话,恐怕整张报纸都装不完。 实际上近年来中国人自杀的比例越来越大,这当然跟中国社会转型期急剧变化,人们承受的精神和物质压力越来越大有直接的关系,自杀行为的增加,也不能全部怪罪于媒体。但是正如笔者前面所说的,媒体的自杀新闻与自杀行为的增加确实有不可回避的关联。仅仅出于敬畏生命的人道主义考虑,媒体也应该主动进行反思并警醒。 社会可以关注自杀现象,但不应炒作自杀个案,或者把自杀“娱乐化”处理,而应该在报道中采访一些专家学者等,突出心理危机干预,从而启发公众对自杀背后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讨论,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富士康是最近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12连跳似乎也打破了某专家认为的没有超过全国自杀百分比一说。由于前段时间休假,虽然想写点什么,但是总是被搁置。也有很多人问我什么是“维特效应”?当然这也是由12连跳引来的众人的思考。“维特效应”是社会行为学中的一个名词,即自杀模仿现象。德国大文豪歌德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发表后,造成极大的轰动,不但使歌德名声在欧洲大噪,而且在整个欧洲引发了模仿维特自杀的风潮。研究人员发现,对轰动性的自杀事件报道,在报道所涵盖的地区,紧接著自杀率就会有大幅度上升,而且宣传越是广泛,随后的自杀者就越多。因此得出结论:一些内心痛苦的人,看到别人自杀身亡消息后,就启发了自杀念头,效仿了自杀者。这里面贯穿着一个社会认同原理,内心痛苦的人看到其他内心痛苦的人采取了自杀的形式,他也就认同了这种消除痛苦的手段。据统计,每次轰动性自杀新闻报道后的两个月内,自杀的平均人数比平时多了五十八个。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一次对自杀事件的报道,都杀死了五十八个本来可以继续活下去的人。例如,在媒体报道了玛丽莲梦露的自杀新闻之后,那一年全世界的自杀率是增长了10%。另外,08年韩国影星崔真实的自杀也引起了不少影迷的效仿。在我国,自杀从众心理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2003年4月1日张国荣自杀引起的一系列自杀事件。从张国荣自杀的当天深夜到第二天凌晨,短短的9个小时内,全香港有6人跳楼自杀,而当月,香港共有131起自杀死亡事件,比以往月份增涨了1/3。其中,有死者还在遗书中明确表示了自己的选择跟张国荣有关。当然,引发富士康员工连续跳楼事件并不能简单归结为任何一个单一原因上,因为自杀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从来都不是单一因素所导致的。我们应该从员工心理健康水平、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考虑。作为心理医生,我也呼吁大家多关注周围人的不正常言行和举动。自杀行为并不是如人们想象,产生自杀的念头以后就会立即实施自杀行为。反而,往往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心理过程才有行为表现。并且,自杀并不是单纯一件事情就可以引发的,而是多方面助长自杀的因素累积到了一定的程度,最终由一个压力或者创伤让自杀者启动了自杀计划。作为朋友同事,我们可以多留意周围人的反常举动,例如无缘由地突然打电话给父母,告诉他们“无论发生什么事,你们都要好好活下去”,就应该即刻领悟到这很可能是一个有自杀意图的人发出的求救信号。对这些信号的足够重视,可能会及时挽救一条生命。另外,自杀的心理过程通常要经历四个阶段,即自杀念头或自杀动机的形成阶段、矛盾冲突阶段、平静和准备自杀阶段,以及实施自杀行为阶段。其中,在矛盾冲突阶段,自杀意图的表露是显性的;到了平静和准备自杀阶段,就转入隐性状态。在显性阶段,即使是非专业人员,也很容易对有自杀意图者进行鉴别。这样员工互助的方式对于一个几十万人的企业来说,更加可行。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